立即下载
从香江到资江:香港储运慈善基金为新邵一中学子点亮求学路
2025-04-22 15:39:22 字号:

新邵新闻网4月22日讯 (通讯员 陈礼权 张志超 龙建坤) 4月17日至18日,香港储运慈善基金20人代表团跨越800公里,专程抵达湖南省新邵县第一中学,对“希望工程班”开展为期两天的深度考察。此次行程围绕学生成长追踪、办学情况调研及2025年助学计划洽谈三大核心,既是对2018年以来资助成果的阶段性回顾,更是对下阶段精准帮扶的深度谋划,生动诠释了湘港两地教育公益的持续接力。

17日傍晚的学校食堂二楼,一场别开生面的“家常宴”拉开了交流的序幕。基金会成员与希工班师生围坐共餐,从饭菜口味聊到学习压力,从校园生活谈到未来理想。“同学们每天学习到几点?”“大学想读什么专业?”亲切询问让孩子们的拘谨迅速消融,高二学生李同学坦言:“没想到香港的叔叔阿姨这么随和,就像家里的长辈一样关心我们。”

当晚七点,在中心电教室举行了全体希工班学生会议,出席会议的有慈善基金代表团全体成员,学校德育副校长唐剑锋校长、工会领导、希工班班主任等。基金会的张荣辉董事首先介绍了团队成员,以及两天的活动安排。唐剑锋对远道而来的各位爱心人士表达了崇高的敬意和真诚的感谢,他引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认为香港储运基金这一批爱心人士就是“明大德”,同时也对希工班的学生表达了希冀,希望学生们能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这份爱并将爱继续传递下去。

当屏幕亮起往届希工班毕业生的笑脸,正在备战高考的高三学子瞬间被点燃——2024届考入北京大学的曾慕羽同学通过视频连线与各位学弟学妹们分享,当年她也坐在这个教室里,接受着同样的关爱,希望学弟学妹们努力学习。这种跨越代际的助学传承,在基金会成员派发满载祝福的见面礼时达到高潮,每份礼物都满载深情,成为连接香江与资江的温暖信物。希工班的学生与赞助自己的基金会爱心人士进行了深刻的交流。

18日上午的学校行政会议室里,一场干货满满的助学规划会正在进行。新邵一中校长苏立祥向代表团详细汇报:“自2018年合作以来,224名希工班学生获得资助,其中37人考入985/211高校,这份成绩单离不开基金会的持续投入。”他特别承诺,每笔善款都将通过银行直达学生账户,将每一笔善款发挥最大的作用。

基金会张荣辉董事回顾八年帮扶历程时透露:“我们不仅关注经济资助,更注重能力培养。2024年广东夏令营中,学生们走进广东河源龙川一中,湘粤两地学生共联欢,这样的见识提升比金钱资助更有长远价值。”双方现场敲定2025年三大重点项目:第八届希工班助学计划,暑期湘粤希工班学生夏令营,慈善基金会十五周年晚会,构建起“经济资助+视野开拓+心理赋能”的立体帮扶体系。后勤副校长周斌告诉基金会一行,学校将打造“精致教育”品牌,以“工作态度精心”“管理过程精细”“课堂教学精准”“师资队伍精良”“校园建设精美”“教育质量精优”为内涵,推动学校教育工作,回报香港储运慈善基金。

在班主任陈礼权老师的引导下,代表团走进高一年级666班教室,一场即兴的“人生课堂”悄然展开。曾从事大学法学教授的梁女士分享了自己从剑桥大学到悉尼大学的求学、工作历程,点燃了同学们极大的求知热情,她认为,真正改变命运的不是起点,而是持续学习的能力。

随后,在中心电教室分别召开了高三和高一、高二希工班学生会议,座谈会上,基金会成员化身“成长导师”,既有针对高考冲刺的备考策略分享,也有关于大学生活的趣味问答。从事教育工作的何女士为大家带来专业的生涯规划指导,通过互动游戏帮助学生探索职业兴趣,现场笑声与思考交织。当看到学生们在游戏中展现的创造力与团队精神,基金会主席麦先生感慨:“这些孩子眼中有光,我们的付出就是要让这束光更明亮。”临行前派发的定制礼物,成为这场春日之约的温暖注脚。

据悉,香港储运基金自2018年以来,在我校已奖励资助224名学生,捐款共达1884000元。从“明大德”的善举到“传大爱”的传承,这场跨越八年的助学长跑,书写了湘港两地扶贫助学的动人篇章。希望受助的希工班学子们能够更加努力学习,以更优秀的成绩回报各位爱心人士,并将这种大爱精神传递下去。

来源:新邵新闻网

作者:陈礼权 张志超 龙建坤

编辑:兰巧琴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